2025-03-13 09:52:40250
3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钢铁和铝产品进口关税政策正式落地。
上个月刚有消息时,我们就已经在关注这件事情了。不过这次正式生效,和之前是有区别的,我们一起来看。
变化①:从“选择性打击”到“全球无差别攻击”
2025年3月12日起,所有国家输美钢铁、铝产品统一加征25%关税,取消欧盟、加拿大等盟友的免税配额。
范围扩大:首次将下游衍生品(如螺母、螺栓、易拉罐、汽车零部件)纳入征税范围,铝制品税率从10%升至25%,俄罗斯铝制品更面临200%惩罚性关税。
唯一的豁免条件:仅允许使用美国本土冶炼原料的衍生品免税,企业需提交熔炼记录、原产地证书等文件,美国海关(CBP)已成立专项审查组。
变化②:执行手段“精准打击”
CBP要求,需按产品中钢铝成分的市场价值计算税额,并追溯供应链全流程文件(如冶炼厂记录、加工证明)。如果价值难以确定,则必须根据全部价值申报缴纳25%的关税。
又是“所有国家”,又是“范围扩大”,依我之见,懂王的“刀锋”直指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触礁”背后还有三重危机
此次钢铝关税新政,通过强化原产地规则与海关追溯机制,彻底堵截中国钢铝产品借道第三国进入美国市场的传统路径。
以越南为例,这条曾被视作“避税天堂”的转口通道正遭遇致命打击。2024年越南对美钢材出口量激增143%,其中约65%源自中国企业借道转口。新政实施后,转口利润空间还剩多少呢?
墨西哥的遭遇同样折射出转口贸易的脆弱性。中国车企原本可以通过墨西哥组装铝制车身部件规避关税,但新政要求产品必须使用美国本土铝材。更令人警惕的是,墨西哥政府为保护本土产业,已于2023年对中国镀锌钢卷征收80%关税,转口通道遭遇“美墨双重围剿”。
而转口危机正引发三重连锁反应:
欧盟碳关税补刀:2026年即将落地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使转口贸易的隐性成本再增15%-20%,低附加值钢铝产品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新兴市场反倾销潮:越南、韩国近期已对中国钢材启动反倾销调查,转口目的地从“避风港”变为“新战场”;
全球价格战激化:多国过剩钢铝产能转向中国市场倾销,国内螺纹钢期货价格单周下跌4.2%,中小企业库存积压率达历史峰值。
破局指南!中国钢铝外贸的突围双轨战略
面对美国25%钢铝关税的全球无差别打击,中国外贸企业已无退路。这场贸易博弈的本质,是倒逼中国制造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跃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破局”。
而既然懂王选择从国家和产品两个方面来出招,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接招。
路径一:市场多元化——向东盟、非洲开辟“新大陆”
虽然越南曾是中国钢铝转口美国的黄金跳板,但新政下这条通道已不可持续。我们可以从“借道转口”转向“深度扎根”。
越南计划2025-2030年投入320亿美元升级铁路网,这岂不就是中国钢企的好机会?
而在遥远的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正成为全球基建增速最快的区域: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也在大搞基建,这也是中国企业的好机会。
钢铝采购商哪里找?特易E平台来帮你不止越南、肯尼亚,更多商机等你来探索!
路径二:产品升级——向高端、绿色要定价权
这个路径肯定是困难重重,所以我们来看看先行者的成功事迹。
以新能源赛道为例,中铝集团开发的高端汽车用铝材产品已批量供应比亚迪、宝马等20余家车企,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转型,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28%。
最后,写给中国制造
当关税的闸门重重落下,历史告诉我们——
每一次封锁,都是中国产业基因的突变;
每一场围剿,都在催生着更坚韧的筋骨。
十年前,欧美“双反”重击中国光伏,我们被迫从代工转向技术自主。
如今,中国光伏组件全球份额超80%,核心技术专利数量世界第一!
同样的剧本,也正在钢铝、芯片、新能源的战场重演:
封锁从未扼杀希望,它只是加速了破茧的进程。
或许,关税的高墙能暂时遮挡阳光,
但中国制造早已学会把阴影转化为蓄能的土壤。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这场变革中,你我皆是历史的执笔人——
以创新为墨,以信念为纸,共同书写中国制造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特易资讯陪你一起做好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