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 09:13:028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之后的日子可不太好过。欧美日品牌相继退出,留下的是真空般的市场需求。
谁来填补?答案是:中国制造。
2022年后,中俄贸易额连续创纪录。
卖疯的中国货清单
汽车
出口额:2021年15.2亿美元 → 2024年152.1亿美元。奇瑞、长城、吉利全面接管市场,部分城市的中国车占新车销量一半以上。
机械
俄罗斯工业和军工厂严重依赖这些设备维持生产
发电机
2024年出口俄罗斯最多。应对电力短缺、灾害备份,部分用于关键基础设施
电子元器件
中国(含香港)供应俄罗斯约84%的关键微电子组件,涵盖无人机、导弹控制、雷达等军民两用领域
消费电子与家电
小米、荣耀、海尔、海信等品牌占据空缺,价格比西方品牌低 20%–40%,更受俄普通家庭欢迎
化工品
有机化学品、涂料、塑料树脂等需求上涨。中国份额从13%涨到27%,成主要原料来源国。
为什么是中国?
我们一直说:“需求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2022年后,西方品牌集体撤离,俄罗斯市场出现巨大空缺。谁能最快补上?答案是中国。
中国制造业链条完整,从零部件到整机都能自己生产。很多产品还能“一物两用”。民用军用都行。(不能说太细,你懂的)还有价格和结算优势。到2024年,约有30%到40%的中俄双边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交易能避开部分风险。价格普遍比西方品牌低20%–40%。对俄罗斯来说,既能买到货,又能节省成本。
好生意能否持续?
有人说,这是中国制造的海外高光时刻;也有人说,这是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豪赌。你觉得,中国企业应该继续深耕俄罗斯市场,还是要提前分散风险?
难说,但如果您想深耕,我倒是还有一份《中国通用机械出海国别机会洞察报告》能够帮助有需要的朋友。
特易资讯陪你一起做好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