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3:41:3492
11月以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持续发酵,从国会 “狂言” 到民众抗议,再到中方多部门连发预警,短短 12 天,东亚局势与日本经济联动承压。
小易认为:此次事件的核心影响将超越政治层面,更深刻地作用于经济领域。一场影响中日经济贸易格局的“压力测试”已经开始。
一、中国对日本出口产业正在面临怎样的现实?
中国作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对日本出口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2025年中国对日本前10大产业出口额对比如下图:
这些产业涵盖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广泛领域,显示出中日贸易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机电产品和电子产品,占中国对日本出口总额的近40%,反映了两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紧密联系。
二、日本经济为何会出现负增长?
外因:美国关税风暴的直接冲击
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是导致日本经济下滑的最直接原因。
今年4月起,美国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5%大幅提高至27.5%,尽管9月后降至15%,但仍远高于此前水平。这一政策导致日本七大车企上半财年利润同比下降约三成,合计损失1.5万亿日元。
内因:消费引擎熄火与旅游业受挫
日本内需同样疲软,三季度私人消费环比仅微增0.1%,内需对GDP增长贡献为负0.2个百分点。持续的通胀和疲软的薪资增长抑制了家庭支出意愿,东京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连续高于日本央行2%的通胀目标。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游客退订潮对日本旅游业造成重创。疫情过后,2023年日本旅游业从新冠疫情低迷中强势反弹,外国游客赴日年度入境旅游支出及人均消5.3万亿日元。
而2025年11月以来,中国游客退订率高达65%,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这将导致日本经济损失2.2万亿日元,拖累GDP下降0.36%。
三、中国对日出口企业将会受到哪些影响?
从近10年中日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来看,中国在日本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短期内仍存在波动风险:
订单波动:日本七大车企已宣布2025年四季度减产15%,直接影响价值约9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出口
贸易壁垒:日本经济产业省正考虑修订《外汇及外国贸易法》,拟对54项半导体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涉及中国对日半导体设备出口额约12亿美元
汇率风险:日元对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4.2%,导致以日元计价的出口产品利润空间压缩。
四、外贸企业应对建议
建立日本企业库存监测机制:每周追踪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制造业库存指数,2025年9月制造业库存指数为112.3,警戒线为105。
利用RCEP关税减免政策:通过原产地规则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机电产品可享受关税从3.5%降至0.8%的优惠(2025年税率)。
建立多元化市场:减少对日本市场的过度依赖,积极开拓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市场。例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近期推出对华免签政策,可作为替代方向。
总结
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内外压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外贸企业应保持警惕,积极调整策略,通过市场多元化、产品升级和供应链优化,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抓住新兴市场崛起的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易资讯陪你一起做好外贸